一、單項選擇題(共30道題,每題2分,共60分)
1.構成互動系統(tǒng)的學校教育中的三個核心因素是( )。
A.教師、學生和環(huán)境
B.教師、學生和教材
C.學校、家庭和社會
D.課堂、教材和師生
2.標志教育心理學成為一門獨立學科的教育家及其代表著作是(。。
A.夸美紐斯及其《大教學論》
B.斯金納及其《程序教學》
C.布魯納及其《教育過程》
D.桑代克及其《教育心理學》
3.衡量和評價小學教育效果的根本依據和標準是(。。
A.培養(yǎng)目標
B.考試
C.小學教育目的
D.教學內容
4.小學教育目的的制定,受制于(。┮(guī)律。
A.政治經濟文化
B.遺傳
C.兒童身心發(fā)展
D.教育
5.問題情境就是( )。
A.學生能否自己發(fā)現問題
B.學生能否自己提出問題
C.有讓學生既感到熟悉又不能單純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習慣的方法去解決問題
D.有問題擺在學生面前
6.組織多數或全體學生參加的一種帶有普及性質的活動是(。
A.體育活動
B.課余活動
C.文娛活動
D.群眾性課外活動
7.在學習兩條直線“垂直”這個概念時,教師經常變動直線相交成直角的方向和位置,以突出其關鍵特征,這屬于(。。
A.分類教學
B.使用變式教學
C.使用例子教學
D.使用比較教學
8.為促進遷移,教師在教材的呈現程序方面應(。。
A.從細節(jié)到整體
B.從一般到個別,不斷分化
C.從個別到一般
D.沒關系
9.從已知信息中產生邏輯結論,從現成資料中尋求正確答案的一種有方向、有條理的思維方式是( )。
A.聚合思維
B.發(fā)散思維
C.推理思維
D.創(chuàng)造思維
10.將課程分為國家、地方、學校課程的劃分標準是(。。
A.課程的制定者
B.課程的任務
C.課程的組織方式
D.課程的功能
11.通過向學生提出未思考過的問題,一步一步引導他們去深入思考和獲取新知識的方法是( )。
A.啟發(fā)談話
B.總結談話
C.復習談話
D.評價談話
12.班集體生活與成員意愿的集中反映是( )。
A.共同的目標
B.班風
C.群體意識
D.班集體輿論